學會公告
考量疫情期間繼續教育課程較少,以不改變總學分數為原則,調整可認證學分之年限:
高級物理治療師: 由2年內60學分,調整至3年內60學分。
主治物理治療師: 由4年內120學分,調整至6年內120學分。
待疫情趨緩且多數課程皆正常開班後,會再公告恢復原規定。
-----------------------------------------------------
物理治療師法為什麼要修正?
修法目的:
人口老化日益急速,非以疾病治療為目的之物理治療服務需求隨之增加,僅限疾病治療介入將不利於國民健康促進、運動與職場安全、長照等預防保健,昔之立法目的「以疾病治療為概念」顯已不敷使用。為提升國民健康、增進民眾福祉,修法刻不容緩。
修法主張:
1.在台灣面臨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時,修改不合時宜的「物理治療師法」法條,讓物理治療師合法地直接協助民眾增進健康、預防傷病、延緩失能。
2.物理治療服務本質在於增進功能,是世界公認安全的專業,具備直接服務民眾的能力,是以民眾應享有選擇物理治療師服務的自由。
3.讓民眾可以直接尋求物理治療的服務,不但是安全的,也能獲得更大的功能改善、更低的醫療支出、更少的長照需要。
4.當物理治療服務之可近性提高時,也可及時轉診給醫師,和醫師一起建構健康防護網。這樣的合作模式,最大受益者是民眾。
主要訴求:
->修法不會改變醫療現狀,有病就要看醫生拿診斷!
1.物理治療師法修正草案關係文書 (第1-6)
2.修法草案說明
物理治療師法需要適當修正、與時俱進 (今周刊發行人 梁永煌先生)
民眾有選擇物理治療師服務的自由 (前悠遊卡公司董事長 戴季全先生)
讓物理治療師走入社區服務民眾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黃勝堅醫師)
各界意見領袖說法 (物理治療趨勢與發展論壇)
https://www.tpta.org.tw/articles.php?type=news&pid=515
「民眾健康權、修法來照顧」記者會 (請點選以下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Tamendment.tw/videos/396615449009255/?notif_id=1652406077424731¬if_t=page_post_reaction&ref=notif
修法倡議平台
(要瞭解更多的修法資訊請加入物理治療師法修法倡議平台,直接點選以下文字連結)
1.FB粉專 2.Instagram
(1)推拿整骨可以做,物理治療師卻違法? 物理治療師也是台灣預防醫學關鍵!(今周刊2022/04/13)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9/post/202204110041/
(2)「民眾健康權、修法來照顧」!物理治療師盼擴大服務權限、朝野立委相挺 (今周刊2022/05/13)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9/post/202205130048/
(1)想做物理治療未經醫師診斷就違法?朝野五版本再修法 (聯合報2022/4/12)
http://udn.com/news/story/7266/6233208?fbclid=IwAR3_IguqcvWjM6hJ3pkNhJMUcdG42CGC0aSHSl18fgYIW1IGk3Qit71uzn4
(2)物理治療師法 應與時俱進 (聯合報2022/5/12)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306580
(3)影/朝野立委籲修法鬆綁物理治療師執業( 聯合報2022/5/13)
https://video.udn.com/news/1237857
3️⃣患者回歸生活推手 物理治療師的角色與困境 (人間衛視2022/4/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2NQWfBRduM
4️⃣物理治療師盼擴大服務權限 朝野立委相挺 (中國時報2022/05/13)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513002639-260405?chdtv&fbclid=IwAR0AEZEZpn2HTIJBdS9_BA5D7U7LxzrEZQPT3BiOn0XoInBqSB-RcV8oVSM
5️⃣跨黨立委促《物理治療師法》修法 鬆綁「治療全需醫囑」規定 (東森ETtoday2022/5/13)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513/2250493.htm?fbclid=IwAR39MMvorTjxNlkGOFRX_f5u1Awv9sb713OwDvjaQ1aqOFHZLJ_1an4v9Qc
6️⃣朝野立委支持 高呼修法鬆綁物理師執業限制 (蘋果新聞網2022/5/13)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20513/T5XGM4RLV5AUXACQFFGTWS3W3U/?fbclid=IwAR2t-wEk1oMp2PQHI3uGFJilUdmDpiORsHMQBEDlNE9btYiEF3JRmrFJcLQ
7️⃣想做物理治療,醫師說了算?台灣舉世罕見的醫療分工限制,帶來嚴重的照護後果 (關鍵評論網2022/5/13)
htt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166585?fbclid=IwAR3gbTcDA6sU45AG_7SDN0CEBDzBR_12m5OgGt03dGLHSwW4-xn49A81cuk
8️⃣公民報橘
(1)戴季全專欄:為什麼推拿不用先給醫生看過,給物理治療師診療前卻要醫生同意? (公民報橘2022/5/3)
https://buzzorange.com/citiorange/2022/05/03/tai-pt/?fbclid=IwAR1IBj_kAB1WkYAazYgTrc-hCwuO4lx9jwWbK9EBwnCC0XTCLFp7bwAZB9c
(2)社評: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優化身體動作,請支持連署《物理治療師法》修法 (公民報橘2022/5/6)
https://buzzorange.com/citiorange/2022/05/06/pt-comment/?fbclid=IwAR2n_1kLlOLhlfvmIldZeDqQTRB72-mHQ7rEV9T48GJ-nj7tKAAWSJb4LNY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辦理繼續教育實體課程防疫注意事項公告 111/4/25 本會繼續教育委員會、祕書處
由於近日疫情發展嚴峻,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以下簡稱本會)為因應流行疫情期間防疫需求,俾利本會繼續教育課程辦理能順利推行,特訂定本注意事項如下,並自即日起實施:
- 於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期間不得參加實體課程。
- 學員應採固定座位並落實實聯制,如無法採固定座位時,請每次上課拍照留存,以供後續疫調需求。
- 進入教室前須先量測體溫,若體溫異常則不得參加課程。
- 上課期間教室應保持通風良好及定時清消,上課使用操作設備機具須妥善消毒。
- 講師及學員進行實體繼續教育課程時,學員應全程配戴口罩且落實手部消毒,上課期間禁止飲食,建議學員於休息時間至教室外飲食,且注意保持社交距離。
- 進行實務操作課程時,應採固定分組,並徹底消毒所使用設備及器材。
- 用餐時可暫時脫下口罩,用餐完畢後應立即佩戴口罩。室內外用餐時不交談、不共食、餐具不共用。
- 因疫情變化,建議講師及學員完成2劑COVID-19疫苗接種,若與第二劑間隔滿12週鼓勵接種第三劑,以完備自身防護力。
- 課程中,若有疑似症狀(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味/嗅覺異常),請立即告知承辦人員,並撥打1922防疫專線,依規定立即就醫。
- 本注意事項將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教育部最新指引,進行滾動式調整。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4月1日至4月30日維持現行口罩等防疫措施,並強化特定娛樂場所防疫作為
發佈日期:2022-03-28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V_RjCZVfhhvzZzUa-CsFqA?typeid=9
報名網站:https://www.beclass.com/rid=26489f16246dcd0cf16d
聯絡人:承辦秘書
電話:(03)2118800轉分機3740
email:ltcpta0908@gmail.com
衛生福利部為擴大照護人力的培訓,並強化長期照護醫事人員照護能力,邀請專家學者及相關團體召開「長期照護專業人力培訓規劃」會議,並完成長期照護醫事人力課程三階段規劃:
(1)Level I共同課程,(2)Level II專業課程,(3)Level III整合性課程。
依據衛生福利部110年5月28日衛部顧字第1101961102號函,針對109年未及完訓或於110年起,其後擬投入提供專業服務之人員,應完成長期照顧專業課程(Level Ⅱ)及本部110年2月25日衛部顧字第1091963201號公告整合課程(Level Ⅲ),始具資格提供長照復能專業服務。
配合目前政府長照2.0強調整合式社區及居家服務模式的積極推行,為培養物理治療師在長期照護領域的足夠人力,本年度由社團法人臺灣長期照顧物理治療學會向衛生福利部爭取辦理 110年度長期照顧專業課程繼續教育訓練計畫-Level II專業課程:物理治療人員(物理治療生、物理治療師)。
本年度,LevelⅢ整合課程都將自費辦理,學員均須付費受訓。
各場次開課時間、地點:
1.北部北桃場
台北一:111 年 6/11、6/12、6/19日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舉辦
台北二:111年11/12、11/13、11/20日於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新店院區舉辦
桃園一:111年7/9、 7/10、7/16日於桃園市政府衛生局舉辦
2.中部台中場
台中一:111年 6 /18、6/19、6/26日於中山醫學大學舉辦
台中二:111年10/18、10/15、10/16日於中山醫學大學舉辦
3、南部高雄場
高雄一:111年 6/5、6/18、6/19 日於高雄醫學大學舉辦
高雄二:111年 11/27、12/3、12/4日於高雄醫學大學舉辦
各位會員,大家好:
邀請您填寫修法問卷,讓我們聽見您的寶貴聲音!
問卷網址:https://forms.gle/ZrrcF8rDAo91d8hb7
根據世界物理治療聯盟的最新統計,75%國家的民眾具有直接就診物理治療的權利,讓全民即時獲得物理治療服務,提升功能與生活品質。物理治療專業在臺灣發展已超過50年,但物理治療師法自84年制定以來,未能因應社會情勢變更而與時俱進。
2019年12月修法未竟其功,2022年的今天,本屆立法院多位立委提出數個修法版本,包括:由民進黨吳玉琴委員、莊競程委員、國民黨林奕華委員、民眾黨黨團、時代力量黨團等版本,均通過一讀。藉由此問卷,物理治療學會希望瞭解您對物理治療師法修法的意見及建議。
邀請您用心填寫本問卷,並歡迎您將本問卷連結傳給您的同事、親朋好友一起表達意見。
關心公共政策,提供寶貴建言,讓我們的專業更好、民眾健康更有保障。問卷網址:https://forms.gle/ZrrcF8rDAo91d8hb7
臺灣物理治療學會謝謝您
課程名稱:我的優勢卡
社團法人台灣健康智能醫療科技發展學會【第一屆智能醫療管理專業初階訓練課程】
一、課程目的:為提升台灣在智能醫療相關領域發展,本會特辦此課程,以提供各大醫療單位未來針對智能醫療的引用,並提供相關產業發展智能醫療應用整合平台。讓相關人才具有雙領域的專長,提升未來智能醫療在各領域能見度。
二、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健康智能醫療科技發展學會
協辦單位: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機械系、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社團法人臺灣醫事檢驗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社團法人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陸續邀請中
三、活動時間:4月23日 (週六) 08:00-17:00 智能醫療亞健康系列
5月15日 (週日) 08:00-17:00 智能醫療工程科技
6月18日 (週六) 08:00-17:00 智能醫療應用流程
7月23日 (週六) 08:00-17:00 醫材醫療科技應用
8月20日 (週六) 08:00-17:00 智能醫療品質
9月17日 (週六) 08:00-17:00 智能公衛防護
【捷運】捷運蘆洲線-行天宮站 4號出口
【公車站名】民權松江路口(行天宮)
五、參加對象:
1. 醫療相關背景者
2. 具科技背景欲從事智能醫療者
3. 對智能醫療有興趣,經本會審核通過者
六、報名費用:
線上課程 (課程講義需於課後另行申請)
1. 本會會員 $1,000元/一堂 $5,000元/六堂
2. 協辦單位會員 $1,200元/一堂 $6,200元/六堂
3. 非會員 $1,500元/一堂 $8,000元/六堂
再填寫課程報名課程表單(兩個表單皆需填寫),審核通過後,差額可折抵常年會費!
七、報名方式:
1. 即日起,請利用Google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iz5GzpuwCTqRo2ym8
八、教育積分:
本會認證學分(單日24學分)、西醫師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醫事檢驗師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職能治療師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物理治療師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
※注意:
學員於課程兩周前取消報名,退課程費90%金額,需酌收課程10%行政手續費。
學員於課程兩週內取消報名。
學生口頭論文獎 第一名
作者:林依玟
通訊作者:周立偉
學校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論文題目:單次正中神經電刺激引發偏頭痛患者的腦生理變化
---------------------------------------------------------
學生口頭論文獎 第二名
作者:張哲源
通訊作者:林居正
學校名稱: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論文題目:有無肩胛下肌損傷之肩夾擠症候群患者於喙肱韌帶厚度與喙肱距離的超音波影像量測
---------------------------------------------------------
學生口頭論文獎 第三名
作者:吳若嫣
通訊作者:蔡美文
學校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論文題目:不同類型與頻率的物理治療對加護病房患者脫離呼吸器之成效
---------------------------------------------------------
學生口頭論文獎 佳作
作者:熊希敏
通訊作者:陳喬男
學校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論文題目:不同收縮速度下骨骼肌功能、運動單元徵招和肌肉用氧的能力:年齡效應
---------------------------------------------------------
學生口頭論文獎 佳作
作者:林重佑
通訊作者:楊文傑
學校名稱:弘光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
論文題目:跆拳道品勢運動員獨立步的動作流暢度與姿勢穩定度間關係
---------------------------------------------------------
學生口頭論文獎 佳作
作者:張誼婷
通訊作者:陳秉弘
學校名稱:中山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論文題目:不同年齡層執行平衡雙任務時視覺變化對肌肉僵硬之影響
---------------------------------------------------------
學生口頭論文獎 佳作
作者:郭泓酉
通訊作者:周立偉
學校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論文題目:交叉訓練對於不同腦區間以及大腦—肌肉間功能性連結之立即效益—前驅實驗
---------------------------------------------------------
學生壁報論文獎 第一名
作者:蔡依芳
通訊作者:林冠吟
學校名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
論文題目:成人身體活動量與便祕之間的關係: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
---------------------------------------------------------
學生壁報論文獎 佳作
作者:邵薇
通訊作者:林冠吟
學校名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
論文題目:哺乳期婦女乳腺炎症狀自評與客觀量測之相關性
---------------------------------------------------------
學生壁報論文獎 佳作
作者:Rijal Rijal
通訊作者:柴惠敏
學校名稱: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論文題目:臺灣某實驗動物中心員工之上肢傷害調查
學生優良口頭和壁報論文獎進入當日複選名單
3/19下午13:30於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活動中心表演廳進行頒獎
口頭發表:
O1吳若嫣/不同類型與頻率的物理治療對加護病房患者脫離呼吸器之成效
O2熊希敏/不同收縮速度下骨骼肌功能、運動單元徵招和肌肉用氧的能力: 年齡效應
O3張哲源/有無肩胛下肌損傷之肩夾擠症候群患者於喙肱韌帶厚度與喙肱距離的超音波影像量測
O5林重佑/跆拳道品勢運動員獨立步的動作流暢度與姿勢穩定度間關係
O6張誼婷/不同年齡層執行平衡雙任務時視覺變化對肌肉僵硬之影響
O7林依玟/單次正中神經電刺激引發偏頭痛患者的腦生理變化
O8郭泓酉/交叉訓練對於不同腦區間以及大腦-肌肉間功能性連結之立即效益-前驅實驗
壁報發表:
P9蔡依芳/成人身體活動量與便祕之間的關係: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
P12邵薇/哺乳期婦女乳腺炎症狀自評與客觀量測之相關性
P49Rijal Rijal/台灣某實驗動物中心員工之上肢傷害調查
世界物理治療聯盟- 亞澳區域 (World Physiotherapy Asia Western Pacific region; AWP) 主辦的線上研習會又來囉,第二場是由臺灣物理治療學會主辦,
第二場
時間: 2022/04/09 (週六) 13:00~15:00 (臺灣時間)
主辦: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TPTA)
主題:Assessing the needs of assistive devices in distance
講員:楊忠一主任 / 新北市輔具資源中心
詳細資訊與報名:https://world.physio/
世界物理治療聯盟- 亞澳區域 (World Physiotherapy Asia Western Pacific region; AWP) 於2022年由會員國輪番主辦線上研習會,
AWP webinar 各場次時間與主題資訊請見AWP網站 (日期接近時會陸續公告各場次細節,請持續關注)
https://world.physio/regions/
世界物理治療聯盟亞澳區域會議 (AWP Congress) 將於 2022年6月18-20日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主辦,以實體與線上方式同時進行。
一般論文摘要徵稿延期至 2022/4/14 截止,詳細請見大會網站 https://www.worldphysio-awp2022.com/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Call for abstracts
--> Submission deadline: 14 April 2022 (extended)
Registration
--> Early bird registration deadline: 31 March 2022 (extended)
WCPT-AWP網頁:https://world.physio/regions/asia-western-pacific
AWP regional congress 2022網站:https://www.worldphysio-
第八十三次學術研討會初步接受發表之論文如下表
(初步接受刊登, 需按規定時間完成摘要內容及格式修訂及註冊後再正式接受)
未完成修改、未註冊、或參加學生論文獎資格不符者,將於111/2/10起陸續通知通訊作者取消發表論文摘要發表!
注意:
1.研討會論文報告作者需註冊參加學術論文研討會,無註冊參加學術論文研討會者,取消研討會摘要。
2.註冊參加學術論文研討會期限: 111年2月25日。
3.摘要內容及格式修訂通知將於111/1/25發出,作者修改期間為(111/1/25-2/7),請作者注意修改期限。
口頭報告
1 | 加護病房的物理治療:亞洲三國的比較性研究 |
2 | 不同類型與頻率的物理治療對加護病房患者脫離呼吸器之成效 |
3 | 不同收縮速度下骨骼肌運動單元徵招和肌肉用氧的能力: 年齡效應 |
4 | 心肺疾病患者進行離心腳踏車訓練之效果探討:系統性回顧 |
5 | 健康與心衰患者運動時吸氣肌及下肢骨骼肌用氧能力之差異 |
6 | 產後婦女對物理治療服務的觀點與經驗-單一醫學中心的研究 |
7 | 膝關節於正向及背向行走時之運動學與動力學之探討 |
8 | 跆拳道品勢運動員獨立步的動作流暢度與姿勢穩定度間關係 |
9 | 肌內效貼紮對於跆拳道品勢運動員獨立步姿勢穩定度的效益 |
10 | 復能型日間照顧模式對長者身心機能和家庭照顧者負荷之影響 |
11 | 不同年齡層執行平衡雙任務時視覺變化對肌肉僵硬之影響 |
12 | 執行平衡雙任務時本體覺變化對肌肉僵硬度之影響 |
13 | 長照2.0居家復能服務成效分析:以物理治療為例 |
14 | 中風患者於急性期之功能性活動能預測三個月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復 |
15 | 單次正中神經電刺激引發偏頭痛患者的腦生理變化 |
16 | 有無肩胛下肌損傷之肩夾擠症候群患者於喙肱韌帶厚度與喙肱距離的超音波影像量測 |
17 | 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開發初期報告:以乳癌術後淋巴水腫物理治療為例 |
18 | 青少年短跑選手之肌肉機械特性與運動技能身體素質對運動表現之影響 |
19 | 低能量雷射治療對激痛點或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療效果-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
20 | 皮拉提斯運動對於慢性頸部疼痛患者之效果: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 |
21 | 冰敷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後之疼痛與引流量的正向影響: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
22 | 肌內效貼紮對腕隧道症候群患者的功能性、肌力與疼痛的影響:系統性回顧 |
23 | 貼扎治療對足底筋膜炎患者疼痛和功能的影響: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 |
24 | 交叉訓練對於不同腦區間以及大腦-肌肉間功能性連結之立即效益-前驅實驗 |
25 | 早產兒母親對早產兒的早期發展照護需求 |
26 | 父母社會經濟地位對於兒童出生健康與學齡階段發展協調障礙之間關聯性之調節效應 |
27 | 節律動作介入計畫之於臺灣自閉症類群障礙兒童的效益 |
壁報發表
1 | 擴增實境於新冠肺炎遠距心肺復健之應用 |
2 | 探討急性冠心症門診心臟復健介入之成本效用分析 |
3 | 跨專業團隊合作與早期活動促進食道癌切除術後肺部併發症之身體活動功能恢復 |
4 | 後疫情時代運動遊戲對於年輕成年人健康與技巧體適能之介入成效:初步資料分析 |
5 | 社區年長者吹奏卡祖笛之呼吸肌訓練對於心肺功能的影響初探 |
6 | 遠距肺部復健對於新冠肺炎病人效果:系統性文獻回顧 |
7 | 新冠肺炎之解隔離者的物理治療介入成效探討 |
8 | 使用不同類型的誘發性肺活量計的臨床療效:系統性回顧 |
9 | 成人身體活動量與便祕之間的關係: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 |
10 | 物理治療職類可信賴專業活動(EPAs)之建置與初步成果 |
11 | 物理治療參與跨團隊照護對於提升毒性表皮溶解症患者功能性表現的成效: 個案報告 |
12 | 哺乳期婦女乳腺炎症狀自評與客觀量測之相關性 |
13 | 震動合併運動按摩對放鬆胸大肌與斜方肌之立即效益 -- 從巨觀到微觀 |
14 | 探討乳癌術後接受物理治療之病人回診率-以義大癌治療醫院為例 |
15 | 使用標準化教案對提升物理治療實習生全人照護能力的效果 |
16 | 憂鬱檢測APP對評估COVID-19期間物理治療實習生心理狀態成效 |
17 | 利用客觀性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分析物理治療新進人員臨床操作技術成效與醫病溝通能力 |
18 | 肌內效貼紮對於跆拳道品勢運動員下肢本體覺與動態平衡的效益 |
19 | 跆拳道品勢運動員雙側對稱性對獨立步姿勢穩定度的影響 |
20 | 跑步機行走搭配血流限制對於雙重作業的立即性效應 |
21 | 2019年世錦賽男子競技體操優秀成隊之動作策略的結構分析 |
22 | 水中運動對老年人身體組成和功能表現的影響 |
23 | COVID-19重症個案物理治療介入成效初探-個案報告 |
24 | 遠距物理治療介入COVID-19個案成效初探-個案報告 |
25 | 長者功能評估量表(ICOPE)篩檢及評估之數據分析-以臺灣北區某診所為例 |
26 | 直立動作控制測試應用於中風病人的聚合效度 |
27 | 亞急性中風患者使用機械外骨骼下肢型短期訓練成效:個案報告 |
28 | Tandem步態倒退走訓練對於提升年輕健康族群平衡能力之探討 |
29 | 隱球菌腦膜炎個案之早期運動治療介入– 個案報告 |
30 | 長照機構的慢性中風長者物理治療課程介入之療效-初步報告 |
31 | 右側殼核顱內出血伴隨左側偏癱及視覺空間忽略之個案報告 |
32 | 物理治療介入對於瓦倫伯格氏症候群合併小腦梗塞患者的平衡能力及功能恢復之成效:個案報告 |
33 | 中風患者使用生物回饋系統之平衡效益 |
34 | 走路機器人應用於多發性硬化症病人行走功能之療效:個案報告 |
35 | 比較刮痧與肌內效貼布在腳踝不穩定族群下肢動作之效果 |
36 | 比較患有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患者與健康人在運動時下肢肌肉活化狀態的差異: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 |
37 | 虛擬實境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影響:系統性文獻回顧 |
38 | 中間位關節成形術治療拇趾僵直的個案報告與文獻回顧 |
39 | 肌內效貼布對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疼痛之系統性回顧 |
40 | 腓腸肌牽拉對快走時膝關節動作的影響 |
41 | 前十字韌帶重建患者之膝關節肌力變化–使用髕骨韌帶與腿後肌腱移植物的比較 |
42 | 針對健康年輕人探討其身體活動度高低對圓肩姿勢的影響 |
43 | 滾筒對延遲性肌肉痠痛之疼痛系統性回顧 |
44 | 肌內效貼布對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之網球肘患者自評表改善之系統性回顧 |
45 | 肩關節夾擠症候群患者使用運動治療有無輔以關節鬆動術之療效比較: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 |
46 | 經皮電神經刺激與其輔助其他物理治療對健康人鈍壓痛的減緩效果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
47 | 希理氏介入對揮鞭式創傷之治療成效:個案報告 |
48 | 乳癌術後淋巴水腫的壓力治療:實證醫學報告 |
49 | 台灣某實驗動物中心員工之上肢傷害調查 |
50 | 徒手治療與運動治療介入對慢性頸部疼痛之立即、短期和長期效果: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
51 | 不同參數之腰大肌橫截面積於退化性腰椎病人與無症狀者的差別 |
52 | 功能性動作檢測評估女性短跑選手:個案報告 |
53 | 體外震波與超音波治療網球肘的比較 |
54 | 下肢水療配合身心教育運用對半邊高張型腦性麻痺:個案報告 |
55 | 前十字韌帶重建術後患者之心理適能效應 |
56 | 關鍵點療法結合物理治療於五十肩初期個案之效益:個案報告 |
57 | 肩痛個案之修正式肩胛外滑測試與肩動作控制測試信度 |
58 | 比較運動中加入腹壁外擴或肚臍內收技巧對於腹部、腰部與骨盆帶核心肌群之活化程度–系統性回顧 |
59 | 運用環境支持與策略促進腦性麻痺兒童參與:個案報告 |
60 | 早產兒發展風險與早期發展照護需求 |
61 | 學齡前發展協調障礙兒童身體活動參與時間與類型之調查研究 |
62 | 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介入於嬰兒神經軸索營養不良之應用─個案報告 |
63 | 住院期的早期發展介入對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早產兒之成效:個案報告 |
【公告本會入會申請者於申請入會後提出撤銷入會請求之費用退還事宜】
1.若仍於審核流程中,審查費不予退還,入會費與年會費可全額退還。
2.若已完成審核流程會員資格生效後,審查費、入會費與年會費皆不予以退還。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甄審與認證委員會、祕書處 110.11.01
若您現在因報名長照level 2或3 而需要申請補發長照level 1&2 課程培訓電子證書者,需要您配合事項如下:
一、請email至本會公務信箱(tpta@tpta.org.tw),請務必註明您欲補發之課程年份、課程等級(1或2)、課程場別、課程日期,或是已於衛福部積分管理系統所查詢到詳細之參與課程場次,上列資訊請確實列於email中,信件範例如下:
1.主旨範例-
王大明申請107年長照level 2 台北場證書補發
2.內容範例-
姓名:王大明
身分證字號:A1234567892
電話:0900-000-000
E-MAIL:123@123.com
欲申請補發107年長照level 2課程台北場證書補發
課程日期:107年**月**日~107年**月**日
二、本會祕書將會先為您查詢並進行後續處理,情形如下:
1.若有找到當時證書製作檔則會盡速補發,則免酌收行政處理費
2-1 若找無當時製作檔,則待確認是否有通過考試及確有完訓
2-2 確認有完訓-進行通知補發流程將酌收行政處理費
2-3 待確認收到款項後,五個工作日內核發電子版證書
備註:
1.若您為108年(2019年)長照level 2 完訓學員者,請先至學會官網登入您的帳號與密碼至報名紀錄查詢則會有系統核發之電子培訓證書檔
2.若您至衛福部積分管理系統查卻查無您的長照level 1課程積分者,表示您應為在衛福部長照專業人員數位學習平台線上完訓
關於證明請至請至長照專業人員數位學習平台查詢https://ltc-learning.org/mooc/index.php
3.本會並無承辦長照Level 3相關課程,若您欲申請長照Level 3證書,請另洽詢您當時參訓之主辦單位
4.若您為109年度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之109年度「長期照顧專業服務人員教育訓練」個案研討4小時實體課程之完訓學員但因紙本證書遺失,本會協助您改發證書電子檔,而完訓證書將保持當時核發之格式(不改證書編號及核發日期)僅再套入邊框給您
5.以下場次為非本會承辦之長照level課程,請另至主辦單位洽詢證書補發
(1).105年長照level 1 苗栗場
(2).107年長照level 1
6.本會109年與110年並無承辦長照level 2課程,110年長照level 2課程證書補發事宜請洽詢社團法人臺灣長期照顧物理治療學會
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祕書處 敬上
學生口頭論文獎 第一名
作者:黃愈婷
通訊作者:王子娟
學校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論文題目:久站工作者的腰椎動作控制能力與下背痛和其身體勞動需求之間的關係
---------------------------------------------------------
學生口頭論文獎 第二名
作者:蔡依芳
通訊作者:林冠吟
學校名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
論文題目:女性成人便祕症狀嚴重度與骨盆底肌功能之相關性
---------------------------------------------------------
學生口頭論文獎 第三名
作者:林劭璇
通訊作者:王子娟
學校名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論文題目:比較久站工作族群間有無足跟疼痛之肌肉骨骼表徵及下肢動作控制差異
---------------------------------------------------------
學生口頭論文獎 第三名
作者:許意璇
通訊作者:蔡一如
學校名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
論文題目:慢性頸痛患者有較差之肺功能、呼吸肌力量、及橫膈膜活動度與厚度
---------------------------------------------------------
學生壁報論文獎 第一名
作者:蔣昕恬
通訊作者:王淑芬
學校名稱:臺灣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論文題目:腰大肌與多裂肌和功能表現受年齡及退化性腰椎滑脫伴隨脊椎狹窄影響